今日热门
 

一栋发电站,一座博物馆,一个耗资千万的设计师梦想

2017-01-24




夜幕下的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现代馆


YANG  DESIGN  MUSEUM 未来馆


YANG  DESIGN  MUSEUM 历史馆


一栋老棉纺厂的发电站

一千多件古董宝贝安静地躺在上海黄浦江支流边上的一座私人博物馆里。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工业设计师杨明洁在世界各地旅游或公务时,第一件事就是去逛当地的古董市场和古董店,觉得不错的物品都带回来,以至堆积。“我希望给自己所收藏的一千多件古董工业品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于是就慢慢有了建一个工业设计博物馆的念头。而在德国留学与工作的时候,所任职的西门子设计总部慕尼黑办公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业老厂房。还有位于埃森,由老的炼钢厂改造而成的德国红点博物馆都让我对于旧的工业建筑有着很深的情结。”

2013年,杨明洁看中了上海一栋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棉纱厂发电站,花了一年多时间将其改造,一座耗资千万级别的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全新亮相,这也是中国第一座私人的工业设计博物馆。

改造之后的建筑保留了原发电站的混凝土建筑框架、煤炭运输桥、巨型落料漏斗和发电机组基座,并重新搭建了五层高的钢结构,内部除了展出古董之外,还囊括了杨明洁获得的德国红点奖、iF、日本G-mark、美国IDE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等诸多当代设计作品。


白色方盒子与斑驳混凝土的对比


改造前的老棉纺厂发电站,还保留着从黄浦江上运煤的天桥


老的棉纺厂旧照片


博物馆的剖立面图


发电站改造过程


发电站改造过程

对于空间逻辑的尝试,杨明洁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去保留发电站原本的质感与空间构架。并非建筑设计师出身的他,也是第一次尝试去做一个如此大体量的空间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会去寻找这个建筑物本身的特征,整个建筑其实有很明确的框架结构,而这个框架就构成了它原本的建筑语言。”

杨明洁在改造时,细心保留了建筑原本那些斑驳的混凝土柱子,在它中间搭建了白色的方形盒子,然后叠在一起,成为建筑新的构成。白色流畅的方形结构和纹理粗糙的柱子在材质上产生了非常强烈和有趣的对比。

由于本是发电站的缘故,博物馆四面的墙体有很多窗户,落成之后,馆内白天的光线过于充分。杨明洁用细密的金属网格材料,在大厅上方添加了一团有如灰色云朵的装饰,希望把光线挡掉一些,同时也成为了大厅的一处装扮效果。


发电站改造过程


白色方盒子穿插于斑驳混凝土的立柱之间


现代馆的中央大厅,经常举办各种论坛、派对




来自德国的逻辑美学

2001年,杨明洁获得德国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留学。刚到德国时,他注意到公交车站内会有纸质时刻表,每趟公交车的到站时间都明确标注,精确到分。“到了那个时间,那辆车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不会晚点,也不会早到,就是这么准点。”

这种对时间的严谨态度,更代表着清晰的逻辑和可靠的信用。“又如你和德国人约定了一个具体见面时间,是在一年以后的某天某时某刻,而这一年中,你不需要跟他有任何额外沟通,到了那个时间点,你去赴约,他一定会在那里。”

留德经历让杨明洁的设计思维融入了德意志逻辑美学。“德意志逻辑美学的精髓就在于‘逻辑’二字。在德国,设计更像是个严密的推敲过程,每一步设计的结果都有一个理由,它是一步步推倒出来的。为什么设计成这个形状?为什么使用那种材料?都必须寻找到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全凭感性。这是德国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把它概括起来,就是逻辑。”

十多年前,杨明洁眼中的中德两国在设计上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我在国内学到了基础,但在德国,我会觉得学到了很多关于设计的本质。”除了之前所说的逻辑,他还接触到了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这些都是德国成熟的工业设计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设计标准。 

而在此次将发电站改造为博物馆的过程中,建馆逻辑、选物逻辑、设计逻辑与展陈逻辑,德意志逻辑美学贯穿整个私人博物馆,也融入了杨明洁的设计思维方式中。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历史馆


杨明洁最喜欢的一组藏品之一:德国博朗的白雪公主唱片机与一对音箱,对于当代设计影响巨大


被巧妙放置在原混凝土结构中的时钟,时间已经凝固


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主体包含了历史馆、现代馆和未来馆三个展区

“馆长”杨明洁最喜欢的一处地方是历史馆。“这里可以洞悉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以及某个年代的材料工艺。”历史馆中的展品是他之前花了十多年时间,从全世界各地收集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各种产品。风扇、热水壶、电吹风、相机、手机、电视机……各式各样,依次排开。

杨明洁收藏古董工业品的标准和动力有三。一是职业兴趣所在,或者说是一种单纯的快感。“我做工业设计,看到那些古董和工业品就会莫名其妙地兴奋和快乐,觉得它们都很美,想带回家。”

二是从设计的角度看物品的价值,所收藏的老产品或许具备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或许是在那个时代的有了创新的结构与工艺,又或许是反映了当地某种生活方式。

三是一种社会责任。“我把这些古旧的物品带回博物馆,不是为了将来交易把它们卖掉,我只是把它们珍藏进来,这些旧物品记录着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与文明,并且可以向公众去传播与普及设计文化,这些东西我永远都不会卖。”这座博物馆是杨明洁作为一位工业设计师的梦想之一,他希望通过这座博物馆可以让公众了解更多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工业设计的断代史,了解因为断代所导致的的种种后果!


一对老的理发椅与后面的原苏联军用望远镜


来自世界各地的刀具


历史馆的过道中陈列着苹果公司历年的经典产品


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以及它某种奇特构造所蕴含的时代原因

杨明洁感兴趣的是产品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以及它某种奇特构造所蕴含的时代原因。我好奇的就是这个。”他收藏了近20台的电熨斗,有些熨斗的形状令人费解,于是他执意带回博物馆好好研究个中理由。

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主要是手工艺而非机器化大生产,两者之间的产品和设计特征差别很大。工业革命让工厂出来的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线条变得越来越简洁,不像原来的手工艺那样繁复,到了包豪斯时代就形成了一种极简的设计风格。一种生产工艺限制演变成为了一种美学标准。如今,一切都在慢慢发生改变,工业4.0实现了小批量、柔性化的制造工艺,和包豪斯时代的工艺技术有了根本性变化。“我对工业革命之后的产品更感兴趣,这应该是我本身专业的缘故。”

所有技术上的革新让设计师可以去发挥的设计空间变得越来越广。“我们如果去看工业革命至今的产品,就可以从不同的年代、地区、族群和审美中找到很多答案,这也是我办这个博物馆、收藏这么多件古董工业品的原因之一。”


不同年代的电视机、唱片机等视听产品


历史馆的角落所陈列的相机与户外座椅


一组灯具的收藏,其中包括杨明洁在汉堡带回来的一盏美国制造的小台灯


一座博物馆的设计考古:中国工业设计的断代史

为此,杨明洁与团队做了产品设计考古学的对比研究,涉及时间轴、产品类别、国家、地区与族群分析。从世界各地不同时期、不同族群的所用的产品上面,可以了解到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生活形态、文化、工艺。发现中国与西方在近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差别在于: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的产品,其种类与时间跨度,西方国家的要多出很多,有很多十九世纪的产品。 在中国能看到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已经算早了。因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近现代工业设计几乎是停滞的,很少有自主研发的工业产品,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工业设计的一个断代史。

中国设计的上一个高峰是在明代,那个时候中国的木制家具的水准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流的。因为工匠对于材料与工艺掌握的炉火纯青,也造就了明代家具高品质的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爆发,产品由手工艺时代进入到了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同时期也诞生了大量新的工艺和材料,由此,相对于传统手工艺与材料应用而言,在工业革命后,产品设计也进入到了一场全新的革命时代。所以,西方国家在接下来的两百年多年中,产品设计是在一个循序渐进式与快速变革中发展与积累的。从英国莫里斯的新手工艺运动、到德国的包豪斯、到意大利的孟菲斯、 再到二战以后的设计重心转向美国。基于一系列新的材料与工艺的诞生,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新的工业产品以及新的审美 价值。


历史馆中不同年代的缝纫机


历史馆中一系列的打字机


历史馆按不同产品类别摆放在白色玻璃柜中的老产品


中国设计断代所产生的后果

而中国没有经历这个阶段,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当下,中国整个工业基础都相当薄弱。在这样一个薄弱的产业基础上,我们的产品设计当然就变得很弱。直到改革开放,更确切地讲应该是2000年以后才慢慢有所起色。因为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企业对于产品设计的需求很小。而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强势的文化与商品进入,中国企业毫无竞争力,只能沦为代工厂商。同样对于产品设计的需求很弱。直到近些年,企业的转型成为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时,产品设计才逐步得到多方面的重视。

中国没有经历过前两次的工业革命,所以有了山寨与代工。但又赶上了互联网的工业革命,一切开始变得很有意思。这个时候所谓设计的国家性往往是被某个国家的产业基础与强势文化所定义的,如美国的快消品与流行文化、IT产业与苹果手机,再如德国的豪华轿车,意大利的高端家具。


一台大型的木质相机与通讯设备的展示专柜


一台拥有丰富表面处理工艺的旧电视机


历史馆中的一组军用产品:头盔、装弹器、防毒面具、军用水壶……


一根渔具与一台瓦斯炉,据说是用来钓青蛙的


技术、材料、文化、生活方式等的演变,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形状和设计一直在发生变化

历史馆里的很多物品和当时的生活方式相关联,过了那个年代,生活方式一旦改变,这类产品可能就被淘汰。不少收音机和唱机,它们最早的形态非常大,而从胶片到磁带,到光碟和U盘,形态也在从大到小改变。“技术、材料、文化、生活方式等的演变,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形状和设计一直在发生变化。”杨明洁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现代馆中,一辆灰色的508 E-BIKE 智能电动单车落座高处 。“508 E-BIKE 的设计语言来自于雄狮的设计语言,它的线条很有张力,也是取自于雄狮的体态轮廓。”杨明洁利用对雄狮的仿生学设计,使得508 E-BIKE 的所有线条都汇集成一股向前冲刺的力量。而博物馆大厅的背景墙也涵盖了仿生概念,它是杨明洁为意大利一个家具品牌做的 T-BOX 多功能家居系统,每一个 T-BOX 个体就像一株植物,将“藤条”布满墙壁。而他最近所设计的 Y 支架系统也有着类似的设计概念。


现代馆中所陈列的杨明洁为意大利公司设计的 T-BOX  家居系统,获2010德国红点奖


现代馆中所陈列的杨明洁设计的 E-BIKE 智能单车


T-BOX  家居系统


一种新的材料与工艺可以产生一种全新的设计

未来馆占据了整体建筑的3至5层,包含众多创新实验室,其中CMF创新实验室(Color, Material and Finishing)主攻材料、色彩与表面处理,研究塑胶、竹木、金属等材料,也包括很多合成类材料。杨明洁认为材料对于未来的设计非常重要,“一种新的材料与工艺完全可以产生一种全新的设计,所以CMF创新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不断地去设计开发创新的材料。”

杨明洁为波音公司做过一项关于飞机内舱穹顶的设计,穹顶需要一些导光材料,他就去研究导光亚克力,这种材料可以用很低的能耗产生出一种光效,应用到飞机穹顶上就可能产生星空的感觉,或者带有指引的视觉效果。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未来馆


未来馆中所陈列的杨明洁设计的  Y 支架家居系统


未来馆中的 CMF 创新实验室


对于博物馆来说,物品不仅仅是用来简单的摆放陈列

对于博物馆现有的形态,杨明洁有自己的改造构想——把展品按照年代或逻辑顺序有序陈列。“现在只完成了博物馆第一阶段,也就是硬件部分,将产品按照品类全部摆放出来。”

下一步,杨明洁将把每件产品的原产地及生产年代考究出来。“这部分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大,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完成。但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物品不仅仅是用来简单的摆放陈列。”

改造计划中,杨明洁觉得目前博物馆的内部照明还不够专业,需再优化,对于参观者的导览及说明,包括视频、展板还有展品的标签都做得不够细致,正待完善。


作为展品,被拆装分解后的宝马轿车


一台机车的原型为德国二战期间的摩托战车,被前苏联仿制后,传入中国


历史馆是杨明洁最喜欢呆的一个地方


看到已故德国设计大师 Richard Sapper 的作品,想全部打包搬回到自己的博物馆里

每个月,博物馆都会有新成员加入。去年,两台三轮摩托车被添置进来。一台机车的原型为德国二战期间的摩托战车,被前苏联仿制后,传入中国;另一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警用三轮摩托。更早的时候,杨明洁十多年前自己开的一辆宝马汽车也被起重机直接“吊”进了博物馆,这些都丰富了馆内交通工具的品类,听说当年这辆宝马也曾获得过红点奖。

无论在法国技术与工艺博物馆、德国国家博物馆、还是英国的V&A博物馆里参观,所有的馆藏都让杨明洁很兴奋。“这些国家博物馆的体量很大,从缝纫机到自行车到打字机再到火车、飞机,短短几小时就像穿越了几个世纪,工业革命后各个类别的产品演变一目了然。”

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已故德国设计大师 Richard Sapper 1986年为IBM设计笔记本电脑的完整过程,包括草模与草图,“想全部打包搬回到自己的博物馆里!”杨明洁如是说。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外景


YANG  DESIGN  MUSEUM  箱包馆


YANG  DESIGN  MUSEUM  灯光秀夜景


2017年度“设计上海”闭幕酒会,暨杨明洁设计博物馆三周年派对

每年一度的亚洲领先设计展会“设计上海 Design Shanghai” 将于2017年3月再次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设计品牌、媒体、设计师、VIP买家,将聚集上海,探讨高品质设计与生活方式未来的可能。

展览的最后一天,3月11日,“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的闭幕酒会,暨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三周年派对将在博物馆举办,届时将有数百位各界嘉宾到场。古老的发电站、上千件的精美藏品、现场电力十足的DJ、美酒美食、以及创意无限的博物馆情境表演秀…… 一场年度设计盛宴即将揭幕!

详情请关注、洽询:微博@杨明洁JamyYang;官方邮箱:info@yang-design.com


博物馆基本信息

名称: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YANG  DESIGN  MUSEUM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半岛1919创意园10号楼

面积:5000㎡

层高:6层

展厅:历史馆、现代馆、未来馆

参观方式:对公众开放,需预约参观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vicky2016
2017-01-24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1144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优惠专题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