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
 

留云草堂-许宏泉工作室

2017-02-09
 

留云草堂-许宏泉工作室
——京郊的另一种艺术栖居



许宏泉老师是位画家,也是个既会书法,又会写书,又擅长文学评论的文人。在今年夏天,许老师经人介绍找到我们,给他做这个怀柔桥附近的厂房改造。改造成他的工作室,也是他未来的家:留云草堂。

原始房屋照片 original building


改造中场地
改造前和改造中场地

通过和许老师的交谈,我们明晰了工作室的基本功能,无非就是工作室,茶室,卧室,书房等典型的艺术家工作室的配置。基地也是典型的条状坡屋顶砖砌厂房,之前作为工厂办公楼使用。厂房高度约6米,屋顶为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对于我们来说,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许老师是同时受过东西方教育熏陶的文人,他既在大学里和年轻的孩子们一起搞艺术评论,美术史研究。又先后师从罗积叶、黄叶村、石谷风先生研习书画和美术史。所以他不是一个“传统”的画家,因为他不仅仅画画,他的文名甚至会盖过画名。但他骨子里又是个传统文人,默默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文人气质和精神世界的生活。





新工作室内许老师的茶室

我们发现他在功能的需求上,点明了需要一个油画室,还需要一个国画室。两个分开的不同氛围和场景的画室。我们在这份独特的任务要求中,找到了我们的切入点:透视,这个典型的东西方绘画最大的不同之处。
顺着这个透视的线索,我们设计了一种嵌套式的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心理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心理空间图示。在这个图示中,我们将人最基本的睡眠,饮食等生理需要放在中心位置,中间一层为会客,展示等社交需要,最外面一层为画家最重要内心的艺术追求与需求。如果将这个心理空间关系直接投射到建筑空间的布局上,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嵌套递进的空间结构。通过房间角部的出口,人们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通过每个角部的开口,形成一条贯穿建筑的视觉通廊。因为这种嵌套式的平面布局,每一层的空间都包裹着另一层,到达一层空间需要穿越另一层空间,它们当中发生的事情都被另一层影响和观看,也同时彻底消灭了走廊的概念。

精神图示spiritual diagram
心理图示
平面图plans
建筑平面图


工作室展厅

这种空间不免让我们联想到传统水墨画中的场景,如宋朝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四个男性围成一圈下棋或观弈,在他们后方有一扇屏风,屏风中又画着一个人在一扇屏风前的榻上被几人服侍。而这一扇屏风上的透视角度使人看起来就和前方会棋的几人处在一个空间内,使人难以分辨屏风到底是一幅画还是空间的一个门框。有趣的是,这幅《重屏会棋图》最初也是裱在一扇屏风上面。这样就形成了画中之画,框中之框的三层嵌套关系,无法分清哪个是真实空间,哪个是再现的想象空间,形成了“重屏”的效果。我们的这种空间布局也是意欲再现这种“重屏”之境。

重屏会棋图 screen overlaping chessing drawing
<重屏会棋图>  周文矩 五代

视线分析图2

视线的斜向贯穿

模型 modles

模型的视线研究
 
多重镜框画面





空间的内外并置






一层的框景效果


从二层卧室区望出的框景效果

由于厂房的周围被大量林地包围,许老师希望能把卧室和书房搬到二层,这样就能欣赏到窗外美景。于是我们原本希望在厂房内部解决改造的希望就被打破了。在这个改变之下,我们希望在加高的部分植入新的秩序来回应新的需求,我们采取了变坡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是因为高起的二层没必要再采用坡屋顶,这样会让高度过高,显得突兀。同时无法让加建部分和原有厂房历史形成某种区分和对话关系。透视的主题也由这个外在的形式暗示扩展到了二层。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通过变坡的方式是对传统意境的一种转译,我们想象着在雨中,雨水落在由缓及陡的屋顶上,自由落水的洒向院子。借由着这个坡屋顶,搭建出一个水与重力表演的舞台。这个坡顶,一开始我们打算做成一个纯粹的双曲面,但是限于厂家工艺和造价的限制,最终我们选择了分段折面的屋顶形式,期间为了保证工艺还做了一次一比一的构造试验,最终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从理想到现实的建构“翻译”。

屋顶模型测试 roof model test
屋顶形态的模型研究

建造分析1207b
建筑结构体系分析

剖透视section
建筑剖面图

屋顶构造分析 co<em></em>nstruction diagram of roof
异形屋面构造分析

屋顶建造过程 roof co<em></em>nstruction process
屋顶施工过程照片

屋顶1:1样板模型制作
屋顶1:1样板模型制作








工作室屋顶与传统亭榭屋顶的呼应


门厅








二层卧室平顶与原建筑山墙的关系

最后,我们在“透视化的平面布局”和“变坡屋顶”之外,就没再做更多设计上的大动作了,屋外的园林,屋内的大量陈设,墙上的画作等都是按许老师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布置。这种大胆的设计上的取舍幸运的完成了一次很好的设计师和甲方意愿的和谐融合。我们的设计就像是搭好了一个戏台,又或者说就像是传统水墨画的“留白”手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充分的展示。许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和朋友们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深度参与,在工作室建成以后,还要陆续的办昆曲《游园惊梦》等艺术活动。就在刚刚竣工完的一次试唱过程中,我们就领略到了昆曲的歌声在整个高敞的工作室空间里回荡的震撼场面。


走进刚刚完成的工作室里,我们都能想象出接下来冬夜的雪中看湖;明年的夏日暖阳下,许老师和朋友们在茶室品茶听琴;在大画室摇椅上摇曳,蛐蛐鸣叫的一系列动人场景了。
 

 
 
项目地点:北京怀柔区某金属材料厂
占地面积:1200 m2
建筑面积:800m2
设计周期:2016.4—2016.6
建造周期:2016.6—2016.11 
业主:许宏泉
设计单位: officePROJECT 普罗建筑工作室(www.officeproject.cn)
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
设计团队:张昊,赵建伟,谢东方,崔岚
摄影:孙海霆

合伙人照片
合伙人简介

常可 Chang Ke
荷兰注册建筑师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硕士 天津大学建筑学士
曾在荷兰cityforster都市联盟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
北京建筑大学客座教师,特约研究员
合社青年民宿社区联合创始人
 
 
 李汶翰 Li Wenhan
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建筑硕士 同济大学建筑学士
曾工作于奥地利知名建筑事务所蓝天组Coop Himmelblau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客座教师,特约研究员
合社青年社区联合创始人
 
 
事务所简介:
office PROJECT 普罗建筑是一个跨尺度与无边界的设计研究团体,由常可,李汶翰创立于北京。
office PROJECT没有固定的风格,而专注每个PROJECT独特的成立条件,通过策略化的项目方案策划与设计,探索新的空间任务书和模式,从而将项目深层的动力挖掘出来,形成一种对于原始环境的新的互文系统。
 office PROJECT是一个国际化的独立的创作型的设计机构,是基于建筑与空间设计领域的“项目全过程解决方案”倡导者
office PROJECT专注于当下中国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的独特发展现状,通过研究城市和乡村中的各种现象产生独特的现象学。
 从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空间到家具,产品,景观,标示系统,施工咨询服务。我们通过全过程设计的配合,致力于将极富创新性的理念贯彻到实物。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更本质化理念的提出,使客户收获到的不只是设计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系统,一种行为模式,以此为客户创造超越建筑物本身物质的价值,让普罗大众能够享受设计,认识设计的价值,是Office PROJECT的核心理念。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officePROJECT 普罗建筑工作室  - ritachow1003
2017-02-09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2871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优惠专题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