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

2017-03-10

 

3月6日,以“设计连接世界”为主题,由蚂蚁雄兵、德稻传媒主办,大沥总商会、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的第26届IOD(全称:Ideas on Design)国际设计大会首次走出澳洲进入中国,在佛山南海区正式举行。20位国际顶尖的设计大师同时汇集在南海大沥,他们将在这里,与2000名海内外的企业家、设计师展开思想碰撞,共同探索中国智造链接全球跨界创新资源的路径。Designboom设计邦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下面是清华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的演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



我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么一个平台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设计的看法,因为刚才三两位专家已经讲的非常多了,我可能从令爱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尤其是对于中国在改变的事,或者是这个世界要改变的时代,我们设计师更应该想什么。咱们中国有一句谚语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反问一下?眼见为虚呢?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下去,太阳围着地球转吗?不是的,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往往不是真实的,我们设计,作为设计师,我们要看到生活背后的东西,我们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现象之后的东西,那就是设计师的责任,也就是我讲的主题。

我们设计的不是产品,我们是通过产品这个载体来为人服务的,为当代社会发展服务的,不仅仅是为人,为人就是为自己吗?我们对于社会的变革需要我们将来做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我在1985年就说设计是一个创造活动,它创造什么呢?我认为设计是创造一种合理的生存方式。当时我提出这个看法,大家都说我说得太抽象了,他们认为设计就是做造型,就是把技术变成一个产品,把功能问题解决了。我恰恰认为不能是这样的,因为这一条路如果中国要走的话,我们可能和西方一样还要走50年,我们不可能这样。我们必须要通过认识设计使我们设计能够抓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担忧和忧虑。我们的未来是什么?难道就是现在的延续吗?我也觉得不是的。所以我们必须想我们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我有一句话,设计是人类未必不被毁灭的智慧,并不是我们挂在嘴边说的科学和艺术,因为设计远远早于科学和艺术,产生在人类的发展和净化过程当中。



我在1987年花了这么一张图,我们设计师,仅仅想的是制造吗?它作为一个产品,解决制造问题,难道就是为了商业吗?商业部就是挣钱吗?我们是解决流通,所以制造、流通都不是目标。但是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为了流通,为了钱。为了挣钱,所以造成了我们现在很多现象,让我们觉得不公平、不合理。这个社会是不太平。生产一件产品,我们就是为了用吗?也不尽然,所以一件产品可以叫产品,叫商品和用品,还可以叫废品。就是说我们必须想到我们还要回收再利用,所以设计在四个社会范畴当中,我们要去找问题,所以我们说现在大家刚才讲的叫“跨界”。

“跨界”就是应该这么讲:设计是用来协调跨界的,所以我还要说一句,跨界不是目的,跨界只是手段,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跨界的目的是什么?包括我自己的看法可能和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创新是目的吗?创新不是目的。创新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刚才前面一位演讲者说得很好,我们要有美好的生活,这是目的。什么叫新?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思考。

我们说设计实际上是什么?从理性的逻辑关系和人类未来的理想,以及人类持续发展的结合。它不是纯粹的理性的下一步,逻辑的下一步可能是荒谬的,而人类的未来,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我经常举这个例子,我的一个同事去年出差从北京到广州,下了飞机以后忘了带手机,什么事情干不了,买一张飞机票回北京了,难道这就是我们说的技术。我们要思考,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现在总说城市要绿色,我们把城市都绿化好了,能绿化出老虎来吗?所以我们说欲望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结合是我们设计的点。但是我们要找到这一点,不是仅仅去变花样做产品,吸引消费者花钱,这不是设计。这虽然是设计产品,但是不是设计的目的。产品的花样变化只是技术的标准,是商业的促销,那不是设计。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认识。 咱们说到中华文化,咱们一看四合院好像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我说不是的。四合院是我们看到的四合院,但是四合院背后是什么?是当时的生产力,当时的社会阶层以及当时的中国大家庭,老少三代、四代以及五代,现在都是三五口的核心家庭。谁能住四合院?难道这就是我们要恢复这样的四合院吗?这只能是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目标不是这个,这是一个大家庭,说得难听一点,一个老爷有三房四妾,要住四合院,这不是我们的理想和传统。我们的传统精神不是它。四合院只是一个传统的符号,我们经常把它当做传统。这样的传统我们不可能继承。而我们要继承的是中国的精神,所以我们说,设计要解决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中国现在已经是到了第二大的经济体,我们觉得骄傲,但是我们的问题很严重。我们每一美元的生产值要耗费能源是发达国家的几倍、七八倍或者十几倍。我们要想想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我们现在提出结构的转型,这个转型不仅仅是出新产品,不仅仅是创新出一点更多的产品出来,创造更多的消费。那是生意,那不是设计。我觉得从近百年的历史来看,我觉得我们的设计还是生意上面。我们离不开生意。

那么我们自己要设计什么?我觉得整个的世界的审美观出问题了,大家把豪华和奢侈当做美。是吗?悲剧有悲剧的美,奢华有奢华的美,朴素有朴素的美,我们整个追求越来越大越好,越美越美好,所以都说设计是时尚,时尚另外一个反面词是“短命鬼”,这不是设计的目标。我们现在都说追求时尚,能够带来促销,能够挣钱,这不是设计,这是商业。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在这儿。中国所说的品位,为什么有三个口写?这是有道理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体现。第一个口,是饿极了的狼吞虎咽;第二口是暴发户的显摆,这些都是没有品位的,现在整个世界追求的就是奢华和铺张,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到处炫耀。这样有品位吗?我们的品位是在做这个吗?我们很多品牌只做牌,不做品。真正的品是中国的文化精神;而第三个口,是要减肥,要吃素,我们要知道世界上还有10%的人在饥饿线之下,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必须留有余地,要节制。然而我们的生活节制吗?大家追求的都是房子、车子和票子。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的。并没有比我们好多少。除了“品”,我还要说一个中国的词“欲望”。欲和望,这两个字是相辅相成的,欲有显示、占有和炫耀的意思,但人类是有思想的,我们有一个理想,我们期望公平和分享。所以欲望这两个字代表一种矛盾的整合。人要节制,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并不节制,大家都在追求所谓的富裕,所谓的占有,占有着资源和土地。咱们都说智慧城市,中国的文化精神告诉我们“智”是每个人都有的,中国有一句话叫急中生智,一些小机灵,打擦边球大家都会觉得挺好,节制是要不要搞一些小花招去挣钱,智慧两个字代表了我们设计要追求的东西。

我们要创新,但是创什么新?这个我们要思考的,我们不是简单的一个物质主体,中国人讲“听”,我们中国人早就知道听不是靠耳朵的,听只是一个偏旁,所以,听的时候要有十个眼睛睁开,这个眼睛要盯着,最后用你的良知去听。我说的“听”,不是指听一个声音,不是听他讲的多美,二十要看他到底在主张什么,最后反馈到你的心里面,因此你有良知了。中国人简化之后我觉得更好了,干脆听完了用你的嘴巴讲,因嘴是发声了,但是听完了你要拿出你的主张,才能真正叫听了,学习了。所以我这里面提出我们的设计要转变视角。要从设计一个物,转到设计做一件事情,这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说表面穿一个红颜色的衣服,或者穿一个汉服就叫中国文化,也不是弄一个道家的图案就叫中国的东西,这些只能叫事物,先有事再有物。大家都是追求高科技,追求工具,追求软件拿来做什么,中国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价一个事是否有必要是要来评价的,做事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经常说,艺术和科学是工资属于左右脑的,有不同的功能和形式。我是在德国学习的工业设计形式,我特别反对讲功能和形式,形式追随功能,形成表达功能。这是错的,左脑是形象思维,右脑是逻辑思维,但是人脑中间有一个钢板吗?没有的,我们都是综合思维,我们整个教育的有些误会,人本来是一个整合的,但是我们把它分了,所以造成了很多的误会。所以我们讲的应该是什么?思考没有什么逻辑的在先的,形象在后的,思维都是一个整合的。我们训练要学会抽象思维,要通过一个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大家拿着一个杯子,你们在座的设计师叫你们设计一个杯子,你给我一个答案,5天,50年,你们拿出来的创新再创新还是杯子,无非是个大的或小的,或更高科技的,或画花的杯子,没有杯子人会渴死吗?所以说杯子不是目的。我1999年的时候在日本大半亚太国际设计会议,当时有人大谈21世纪的洗衣机怎么高技术,怎么设计,最后主持人问我中国洗衣机在21世纪怎么样,我说了一句:“中国21世纪淘汰洗衣机,你们日本人爱干净,你算算洗衣机的利用率有多少,算了半天不到10%,买了一个洗衣机,设计了那么多的洗衣机,花了那么多的能源和资源污染淡水,90%以上是闲置的,这是设计吗?那是挣钱。不是设计。”所以我们要解决什么呢?我们要真正学会综合,我们抽象出本质,就是人们的需求,不是产品。我们中国有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这不是保守,而是本质从来不变,衣食住行,用和交流,在一万年前有,一万年以后仍然还有。设计并不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我们设计的宗旨是解决人类不断发展的衣食住行和交流的需求。这是真正的创新。所以我们对待传统什么概念?传统必须要创新,传统不是继承来的,传统是不断地创新,人类不断地往前走和创新,解决了问题,而不是一些具体的物,不是产品。 我们设计的学科不成熟。你说数学的,难道就是加减法吗?必须要抽象,你抽象才能超越。我们大家脑子里面都是名词思考,不管你是设计一个新汽车,还是设计一台新的电脑也好,你还是名词。而名词永远是过去式的。我们设计师的头脑里面应该是什么?我们要用动词去思考,因为动词不像名词,名词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组此没有变,大的,矮的,高技术的,低技术的,本质不会变的,你只能跟随性的进行改良。所以再怎么变,不能出来新东西,它的创新都是小打小闹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我们要跟上发展脚步,我们必须要跨越,跳开名词思考,例如关于车,我们并不是设计车,而是解决中国人的交通问题。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中国才有可能跨越性地发展,不要在车子上大转,不然我们永远是落后自。一说到动词,马上想到动词,是我主动,还是我被动?你马上就能想到用途,所以这里我要补充一句,在设计里最好不要用“消费者”这种说法,这是商业的语言。我们要讲用户,讲使用者。再说到动词,我们又会马上想到使用者,我们要研究使用者,要考虑他们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地方用,什么条件用,那么这就展开了。这就像是我们说的修饰动词的状语,学过语法的知道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这个东西在你的使用过程中活灵活现地出现,使你的表达深入了。有了主语从句,又有时间和地点状语从句,你自然就展开了,展开了以后你出现一个新语种,不是原来的老虎钳,也不是原来的锤子,而是有一个全新的产品出现,创作出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也并不是空洞的。

所以我们说设计之“本”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有脑子,用良知思考。我们看过故宫博物院,卢浮宫,第26届IOD国际设计大会大英博物馆,我们都把它们当成经典,他们是经典吗?不是的。那只是人类经典当中的一部分。那只是王公贵族他们占有的财富,真正老百姓的大众的东西那里面很少的,几乎是没有的。我们设计是要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我们的经典不在那儿,所以我们必须要想一想,设计的本是什么?我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当范本,当做我们的理想,当做我们的梦想。

大家知道冰山,冰山那么美,但是水平面那部分你看不见的,《泰坦尼克号》都看过电影的?其中有一个镜头意思是说旁边有一个冰山,意思是还远着,结果撞上的,我们看到的产品,看到了商场上的东西,就像冰山上面的那个,底下的是什么,才是我们设计师要思考,这个东西决定了我们今后能不能继续有新的东西出来,是我们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像刚才那位专家说的,我们人类要和谐的生活,不能像现在这么两极分化,恃强凌弱。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还有很多理解不到位,我们所说的理想是中国民族复兴的梦,不是13亿人的“发财梦”。13亿人的“发财梦”加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将是灾难。而是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所以不用担心我们会去抢占别人的资源,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不是靠产品,就是下面我要讲的是靠服务。

分享和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是设计的最高形式,是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为实,必须要用“脑”,因为人有“脑子”和“良知”,要去反思,我们未来的设计,我们设计和创造的人类社会是什么?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好了再好,贵更贵,苹果五,六,七,这是挣钱,不是设计。所以我们说,我们处于这个是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工业革命带来的最大的优势是大批量地提供产品,它的本意是让更多数人享有,这是它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但是由于商业改变了这个。现在是为了挣钱去创新,是为了占有跟别人不一样去创新。这不是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本质希望大家都能够分享到,这是工业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批量地,合格地,让大家能够享用,我们现在不是这样了,分化了。导致我们现在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匮乏,两极分化等,这不是我们要的理想的和谐的社会,我们想人类还有大脑和良知,不能光是肉体的追求,不是光是享乐。

我们现在看一下,有些人把科技当目的,科技是不料器,现在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发展,德国已经出来了,生孩子,不用自己的妻子生孩子,就放在医院里,然后6个月以后让你来拿吧,如果没有时间还可以快递,所以科技只是手段,而商业模式本身具有生命的设计,都被利润弯曲了,这不是设计,当然今天讲的是经济,好像是讲商业,我这里面有不同的意见,商业东西有的要拿来,现在设计师成天讲商业模式,那你当商人,你还当什么设计师。

设计师的思想是什么?设计师讲商人的话,商人根本瞧不起你,你班门弄斧,设计师必须讲你设计师的,商人会觉得你有思考,可以值得借鉴。所以我们说当今的中国的设计界,希望全世界的设计界都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将来的设计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眼前我们再多一个新花样,再多一个新的品种,不是的。我们应该想到,不能以谋利为主,要体现出服务设计的本质,是大家分享,公平地分享,你要的不是杯子,是解渴,你要的不是洗衣机,不是干净的衣服,要的不是汽车,是解决交通的问题。

在座的大部分有亲车,汽车30不合到40%的利用率,70%是停在那儿的,作为设计师想的不是汽车,是交通,这个事情不会变成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发展中国家也都是汽车成为灾难了。这是我们设计师要想的,我们想的是一个新的。一个奢华的,豪华的车,干什么?体现你比别人的资格老,资格高,体现你比别人有钱,这不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必须想想人类文明法的过程,大家想一想,回顾一下,一直是两种东西在斗争,一个是技术,商业,财富,分配不合理,再一个就是人类不断地提高要有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两者在斗争,就是因为我们生产的目的是错了,是为了占有,是为了炫富,而我们的生产,或者是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就是我们说的服务设计,聚焦了我们设计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占有物质,不是为了满足人家占有资源的欲望,而是服务于人类使用物品,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潜在需求。这是设计的终极目标。

我们现在设计绝大部分不讲这个了,都是讲占有,所谓的创新,创新什么?是要大家买,要挣钱,所以我们说,我们人类的文明正从以人为本向以生为本过渡,我们强调分享性的设计,这是设计真正的本质,我们设计100多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个目标了。不然我们是游离于技术和商业,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没有。所以我们必须提倡从物到事的,共享型的服务模式的设计。尽量提倡你能够用,而不需要占有。

这是我们的设计目标。这才能做到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精神,适可而止,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绝了,所以我们说设计不仅是升级,而且要为人类的可持续的生存和繁衍担当,咱们现在的学科分类,人类在进步当中不断地分类,一个新的分类,就是人们认识的提高,现在是一个跨界综合时代的到来,我相信在我们看到的未来,我们的学科不会仅仅是理科,工科,艺术、文科。理科只是发现并且解释真理,工科是结构和建构的技术,文科是是非与到的判断,艺术是品见自然,人生和社会的途径,做事需要设计和整合这方面的知识,这解决我们设计的跨界的目的。否则跨界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跨界干什么?

我们现在企业转型和经济转型往哪儿转?不是原来做杯子,现在做汽车,不是原来做电脑,现在做机器人,这不叫转型。这是转产。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所谓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不等于说一个机床加上一个电脑就叫“互联网+”了,“互联网+”出什么东西来,这个思维是有问题的,一张桌子加一个人,不能加,它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这个融合需要真正地理解科学和艺术,真正理解大数据,理解了我们人类的未来,我们才能找到新的兴奋点和整合。

我们现在到了这个是,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新时代了,我们要设计新产业。这时候我们设计才能真正地创新,真正地跨界,一个新的产业类型,什么产业?分享型的服务经济的产生,这是我们设计界共同追求的目标,不管是中国国际上的专家也好,国际商的发达国家也好,最后拿一句中国传统的哲力精神,设计“超以象外,得其圆中间”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你到了泰山,喜马拉雅山你才知道庐山是什么,你在设计里面成天谈产品,你其实只是坐并观天,你只有到泰山、喜马拉雅山,你才能知道庐山是什么,当你到了外太空,你看看设计是什么,那是人类的未来,是可持续发展,不是眼前为了占有,为了虚荣去设计,为了高科技而设计,所以这是我们设计学科自己的目标。

我觉得设计肯定将成为未来人类发展当中的一种智慧,而这可能不光是学设计学设计,所有的专业都要学设计,学设计的思考方式,这个人类的社会才有希望,才能可持续地发展,谢谢大家。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vicky2016
2017-03-10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27201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优惠专题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