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设计周”联合创始人doreen toutikian访谈录

 

今日热门
 

预约采访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多领域设计师,doreen toutikian是贝鲁特设计周(BDW)的创立者与负责人。2012年,她同vrouyr joubanian一起创立了这个每年在黎巴嫩举行的设计盛会。在科隆完成她的欧洲设计研究生学习之后,toutikian在2010年回到贝鲁特,立志通过合作与“以人为本”的方式,改善和促进那里的社会与创意景象。在这一愿景的支撑下,她先后参加并创办了dasmeen、BDW、the renowned me等多个项目及活动,并同时兼任the renowned me的董事长与负责人。
 
在以“is design a need? ”(设计是不是必需品?)为主题的第六届贝鲁特设计周上,我们与toutikian一起,就黎巴嫩的创意景象以及设计路上的历练如何帮她实现这种改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谈话。
 
建筑师roula salamoun与 视觉艺术家ieva saudargaité联合创作的“nationmatrix”
 
 
设计邦:过去六年以来,贝鲁特设计周一直不断健康地成长;和六年前相比,它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doreen toutikian: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基本上只有两个人:我和vrouyr。在另外两家与我们合作的公司的帮助下,我们才建立起了这一组织。一开始,它只是为了满足一个单纯的社会需求:唤起人们对设计在社会和教育中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认识。这也促成了一个叫做“dasmeen”的项目,来面对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挑战。比如如何借助设计,用一种由下而上的方式,帮助非营利组织解决问题,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样本等等。我们那样小小的团队,对于贝鲁特设计周这样规模的组织需要付出多少辛勤与汗水毫无准备。而在创办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严格的制约。比如使用什么样的图案,BDW的形象看起来应该怎样等等。同时,我们有50家nada debs这样的设计机构前来参加,因此必须保证万无一失。2015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有了更多的独立性,也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具有归属感的方式,与人们接近。从那时起,设计周变得更加具有实验精神。换句话说,我们从来没有把它看做一种完美无缺的结果,总能找到改进的空间。
 
装置由从黎巴嫩各地收集来的上万根胶条组合而成
 
DT: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之后,设计周变得一年比一年成功起来,大家与它交流与互动的方式也逐渐开始改变。头三年里,我们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主题,因为它主要是帮助人们了解设计的概念。他们当时仍然对这两个字的含义一头雾水!贝鲁特设计周开始之前,黎巴嫩国内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这样的活动——人们通过地图和线路的方式走到一起。尽管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一个这样的场所,向游人兜售物品,可今天的设计周真正把那些具有创意的灵魂聚在一起,成为整个社区的一部分,展现他们如何围绕一个同样的主题,各显身手。
 
nathalie harb 的“the silent room”(粉红庇护所)就像一枚方形的虫茧,只身隔绝于闹市之中


设计邦:你的硕士论文著作《中东地区的设计教育》是你职业生涯中一座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幕后的故事?
 
DT:我在黎巴嫩学习平面设计的时候,很快意识到那里的教学体系正在让我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其它另外的选择,也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去做设计周。可尽管如此,我还是以百里挑一的最佳成绩顺利毕业,并在离校之前,就已经收到了许多邀请。可2006年突然爆发的战争改变了一切。由于我们家庭的半希腊血统,我们被迫逃往希腊。最后,我又“流落”到了德国与苏格兰。我在那里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多学科与跨学科。也就是说,我并不是单纯的平面设计师,而是一名设计师。学校鼓励我大胆尝试不同的领域,像是时尚、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等等。慢慢地,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广阔的设计视野更加适合我。我学会了如何研究、定义某些问题,如何把它们解决。那也让我明白了,最终的结果其实并不需要一定要用到平面设计师的本领。
 
“粉红庇护所”的内部去掉了一切冗余的装饰 
 
DT:当我去了格拉斯哥后,发现那里的一切都围绕着社会影响。我学会了如何用设计来帮助解决某些环节、计划及非盈利组织所遇到的问题……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以及民族学家那里学到了很多,因此“人类”的范围也变得空前广阔与突出。当我回到科隆完成硕士论文时,我才意识到这种社会方面的设计对我更有吸引力。但要是把我所学到的一切用在一个各方面已经无需改善的环境,倒不如返回家乡,为黎巴嫩做一些真正能够改善社会面貌的事情,那样我才无愧于自己。幸运的是,我在如此年轻幼稚的时候侥幸获得了设计大奖,所以在经济改善的同时也让我格外地倍受鼓舞。当然,回到贝鲁特后,我不止一次挨过现实掌来的耳光,但每一次,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总而言之,我的这本论著是这里现状的一个缩影,比如我们正在解决哪些问题,如何来改善设计教育体系等等。在此之前,贝鲁特从来没有一个像这样完全面向大众的设计活动。它们往往都在一些高级社区,年轻的学生和创意人们跑到那里,借以躲避纷扰的尘世。我对贝鲁特设计周最喜爱的一点就是,它打破了这种樊障。它的大门为所有人敞开。归根结底,我们创造出了一个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与自信,帮助他们追求各自的理想与心愿。
 
需求揣摩——“face brace”可以帮助人眼缓解科技所带来的自闭感
 
设计邦:你的作品非常强调“以人为本”,而今年的设计周更是引入了新的数位文化。在你看来,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数位设计对设计有着哪些有益的补充?
 
DT:我想对于不同的人们来说,“人本设计”会对各自有着不同的启发。但就BDW而言,我想说一说社会媒体的影响。也许你们知道,我们团队成员的年龄大多都是二三十岁,所以非常地精通科技。每个人对于网上的各种服务都是非常的得心应手。而对于那些老一辈设计师来说,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因此也便出现了代沟。比如我们今年制作了一款叫做“杜绝纸张”(no more paper)的应用程序,年轻人对此非常高兴,但上一代的设计师们却对此有些忧心忡忡。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这种最基本的事上,也会出现一种不平衡感;换句话说,数位文化仍然只被一小撮人所追捧热衷。然而,年轻观众的数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数位设计的话语与声音也正在加大。今年有一个活动就是完全围绕数位制造、3D打印与数控机床(CNC)这些东西。我们专程前往了位于mkalles的fablab city;在那里的四层车间里,你可以使用这些机器与技术创造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这非常了不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都坚定的相信,这些数位层面的东西不会剥夺人们的交流与互动。相反,在获取信息和确保秩序等方面,我们可以在数位系统的帮助下,花费更少的时间从事这种重复性的工作。这会给我们解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更加愉悦的交谈中;我们会更多的谈论设计的概念与想法,而不是“那个文件发送了没有?”“这样管不管用?”等繁杂多余的技术问题。
 
需求揣摩——建立在人们的行为与在线活动基础之上的“confused prediction”(模棱两可)
 
 
设计邦:在今年的会展中,参加者有许多来自高校的大学生。你认为贝鲁特设计周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DT:从最早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将黎巴嫩国内教育机构的参与视作一件头等大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总是强调它的核心是“设计教育”,而不是“设计”。这方面一直进展不错。如今我们几乎与本地所有的大学都有合作。2012年,他们开始主动与我们接触,并且表示自己非常希望能够在贝鲁特设计周上参加各种活动、展览以及研讨会。尤其是今年,我们有许多像“需求揣摩”(speculative needs)这样令人眼前一亮的学生展。它们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把他们推向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多参与社会大事,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层面。这就是我一直在说的社会影响,我们必须对年轻人产生影响,让他们在朝华之年就能明白,设计远不止他们在学校和书本中学到的那样简单。
 
需求揣摩——可以混合与调配出新鲜情绪的“荷尔蒙马提尼”
 
 
设计邦:在你看来,除了教育体系之外,还有那些地方可以从这样的“人本设计”中得到受益?
 
DT:在dasmeen项目中,我们与一个叫做muhanna基金会的组织有过合作。他们是一家专注于社会安全、补助、保险等方面的非营利组织。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创办者坦言说道:“好吧,我们知道自己的工作,知道如何去做,也对一切心中有数。可设计师们能够让我们与人们心灵的距离更加接近。”换做我的话,或许不会这样表述,但从设计师之外的角度来讲,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任何在视觉和精神上有吸引力的西都会让人们趋之若鹜——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为什么贝鲁特设计周能够受到大家的青睐?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团队如何如何伟大,也不是因为我们的所做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觉得对它拥有,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掌握了这些本领之后,设计师们就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在英国,你会发现他们的设计委员会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其中并非毫无来由。他们希望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传达与回应人们的需要。它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方式。社交媒体出现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期望也随之不断高涨。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对许多美好的事物理所感到理所当然的时代。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与二十年前相比,都有了更好的设计与改善。但如果我们能够从社会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用设计来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我们就能做得更多。关键的关键就是让年轻人对黎巴嫩的社会现实不再那么不闻不问、虚无主义。每年都会有7到10个年轻人在我们这里实习,可几乎每一个人将来都想迈出国门——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handle with care”(精心打理)——建筑师annabel karim kassar翻修与设计的土耳其房屋 


设计邦:借助今年的设计周,你想对公众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DT:我真的希望人们能够仔细认真思考一下,设计对于他们的意义。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有段时间我曾经常常质问自己,“我真的要让它继续向前吗?”但它的确激起了人们的思考,引出了一场争论与对话——这也正是我们最开始的初衷所在。某些时候,我们开始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位“设计师”。这个在2012年仅仅是一个问题的句子,开始变成了一种现象。一夜之间,所有人仿佛等搭上了品牌的马车,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名设计师。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围绕的都是一个同样的方面:奢侈品。这个没问题,但它理应只是整个设计图景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设计氛围相比,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对我们目前的情况进行检讨与自我检讨。事实上,今年的活动制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因为它提出了许多这样的问题——“那些价值5万美元的椅子或沙发,是否真有设计的必要?”尽管如此,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冲突。
 
“handle with care”(精心打理)展厅的底层入口 
 
DT:最终,我们希望设计从业者与普通大众们能够了解他们赋予设计的价值以及自身所占的立场,如何察觉真正的需咬。许多我认识的时装设计师开始对我说,“我做的并不像食物或住所那样,是一种真正的需要。”但这也让他们得以对自我进行反思,开启一场全面的讨论。拿这个例子来说,如果不考衣装来表达自我,人们是否无法生存?这里涉及到了一种心理上的需求——穿着舒适合体的衣服,创造出一个为自身和社会中的其它类似人群代言的品牌。也有很多人跑来对我说,“你怎么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你们是一个设计周,答案应该由你们回答!”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没有这样的答案,我们希望人们能够向我们提供不同的答案。所以显而易见,有些人对于这样的问题感到不适,有些人则对其非常喜爱。这是一种故意的碰撞:我们从来不想让自己的想法取悦所有人。它应该制造一种张力,开启一段辩论与对话。
 
joy mardini设计画廊——贝鲁特gemmayzeh展厅当日
 
 
设计邦:作为一位成功的创办者,对那些希望走上同一条道路的黎巴嫩年轻人们有没有什么提议与建议?
 
DT:耐心。一定要有耐心!(笑)就我个人而言,从来没有一位真正的导师,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因此我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当然也必须考虑到我的生长经历。我头脑中的思想,并没有遵循那种典型的黎巴嫩传统。有些时候,人们希望我的穿着与谈吐都能更加的合宜得体。但我也知道,要想让贝鲁特设计周获得成功,我就必须让它面向更多同我一样的人。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传统对你的期望与保持自我之间,取得一种良好的平衡。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的迷失自己,忘记了他们真正的自我。当然,更加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因为有时候有些人会突然毫无征兆的跑到你的面前,试图把你毁掉。在最初两年里,许多媒体和设计名人的批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说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想说的是要想从事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必须变得格外坚强。必须一点点的让它显得更有道理,一定不要过分在意。
 
carla baz设计的“蚌壳灯”(oyster lights)
 
 
设计邦:贝鲁特设计周的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DT:我想下一步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对MENA地区(中东和北非等缺水地区)的关注。三到四年前,我发现我对于这些邻居的了解知之甚少,于是我便开始去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地进行旅行。就是在这样的旅程里,我开始发现当地有些非常特别的东西值得我们挖掘。我们急需联手合作,彼此吸取创意养分。黎巴嫩的设计师们总是过于把眼界放在国门之外的世界,但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水准。我们为什么不去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用它来诠释与我们毗邻的阿拉伯世界,对那里的不同文化进行一番探索?如果你去马拉喀什或突尼斯的露天市场(souks),就会发现那里有着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非常令人激动。就在几个月前,我去罗马参加了一场研讨会,并在那里遇到了很多来自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约旦的朋友。那时我才意识到,对于那些埋藏在他们文化中的知识宝库,我们是多么的无知与忽视。我认为我们应该与这些相邻的国家建立一种更好的纽带,我希望贝鲁特对他们而言,能够成为一个安全表达的庇护所。我希望这座城市能够重新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枢纽,再现往日的辉煌。
 
anne-claire hosquetin展出作品——贝鲁特“室内渲染设计”展
 


今年,贝鲁特设计周迎来了它的第六个年头。这场2012年由doreen toutikian 和vrouyr joubanian创办的设计论坛,今年有一个极具启发和争议性的主题:“设计是不是必需品?”自创办以来,它已经吸引了超过两万五千名游客前来观赏,并在贝鲁特城的各个角落举办过150余次大小活动。尽管政局较为动荡,但贝鲁特一直以来都是阿拉伯世界公认的“设计之都”,每年在这里举办的这场内容丰富、不断发展的设计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建筑到产品、照明、时尚、家具、科技与平面设计,每年都有超过五十位来自MENA地区、欧洲和美国的设计师们应邀前来展示自己的佳作。他们策略性地散步在城市各处,每天集中展现一片街区,比如贝鲁特市中心、马尔米哈尔大街(mar mikhael),艾希拉菲区(achrafieh)、哈姆拉区(hamra)、gemmayzeh区、bourj hammoud区等等。研讨会、电影展播、开放工作室、展览、会议、辩论和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每一片街区轮番登场。贝鲁特设计周由非营利机构MENA设计研究中心主办。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与跨学科项目,进一步加强地区内对于设计的理解程度。今年的活动地点位于贝鲁特海滨城区karantina 的KED艺术与娱乐中心。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colin228
2017-06-20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6699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