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康奈尔科技园区 三大建筑抢先看

 

今日热门
 



位于纽约罗斯福岛南侧的康奈尔科技园区现已建成,作为路易·康设计的四大自由公园的近邻,园区可谓是展现了学术建筑的未来。在园区项目开发的初始阶段,weiss/manfredi、morphosis事务所与汉德建筑公司分别为园区设计了一座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时刻考虑到研究机构对未来的愿景。在园区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之前,设计邦有幸成为了独家现场参观的一员,请继续阅读,跟随我们走进康奈尔科技园区,感受三座建筑的独特魅力。


2017康奈尔科技园区中包含由三家公司分别设计的三座独特建筑

据悉,康奈尔科技园区的整体规划由skidmore owings merrill设计,方案将总面积12.4英亩的校园提升至百年一遇或五百年一遇的泛滥平原上方,这样的设计既能抵挡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也能够避免潜在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规划方案还具有整体适应性,能够适应研究机构与园区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必要改变。


“the bridge(桥)”包含三分之一的学生工作空间,另外三分之二供科技公司直接在园区内办公使用

由weiss/manfredi 设计的建筑“the bridge(桥)”的空间能够提供无数种功能。建筑的南北两翼通过中心蝴蝶结状的空间联系在一起,中央空间提升了罗斯福岛上令人惊叹的美景,同时也将足够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设计规定建筑中约三分之一的空间包含了三分之一的学生工作室与实验室空间,另外三分之二则供与园区共同成长的新锐科技创业公司使用,此举通过在学术领域与职场之间创造动态对话的方式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morphosis事务所设计的bloomberg中心内部设有教室与办公空间

“室内的开放性让建筑产生了无墙的通透感,这也在建筑与室外景观之间创造出无缝的连续感。” michael manfredi 在描述公司提出的尽可能保持开放性的设计方案时这样说道,“通常情况下,这种孵化器功能的建筑都被设计成毫无个性特征、内向型的不透明盒子,我们非常想改变这种固定模式,将建筑彻底从内翻到外,让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的艺术家、科学家以及社会科学家都能够集合在一起,共同使用这座建筑,从而鼓励人们产生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视野。”合作正是这所学校肩负使命的关键所在,这与康奈尔大学尽可能将校园面向公众开放的愿望在“the bridge”建筑中也同样有着明确体现。


大部分校园面向公众开放,此举也进一步促进了多种想法的自由交流

bloomberg 建筑由morphosis 事务所在thom mayne 的指导下设计,这座净零耗能的建筑致力于保存建筑能源资源的同时展现罗斯福岛上遥望曼哈顿市中心的动人美景。建筑室内包含对隐私的多种不同诠释,其中一些空间用于协同工作,另外一些则用于个体或独立工作。建筑的阶梯悬挑在开放的室外广场空间上方,楼梯平台十分宽敞,足够一个小组在此集合。


成功的科技公司与创意公司的办公室距离康奈尔科技园区的教室与实验室空间仅几步之遥

建筑的位置也标明了建筑北侧边界处逐渐发展的园区入口,因此设计师试图利用有意设计的外墙引起参观者的强烈兴趣,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进入校园之后,参观者可以自由进入建筑大厅,在建筑一层的咖啡厅就餐,咖啡厅上方的天花板包含着一系列数字0与1的组合,此处设计参考了david knuth 的著作《计算机编程的艺术(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这也是第一本计算机编程教科书,于1962年首次出版。


建筑师在设计这座建筑时采用了从上到下的顺序,从睡莲叶形态的屋顶开始

汉德建筑公司设计的“the house”是纽约城的首个大规模被动式节能住宅综合体项目,共26层,包含供学生与教职工居住的352个居住单元。为了成功地设计出一座被动式节能建筑,建筑师们主要着眼于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环绕室内空间的绝缘包裹材料、新鲜空气循环以及高效能加热冷却系统。塔式高层住宅旁边的建设也标志着园区建设第二阶段的开始,其中包括一座酒店和verizon行政教育中心。


室内楼梯延续至室外广场,创造出会面与聚会的额外空间


带有纹理的外墙与室内封闭的需求进行对抗,从而减少建筑的能量消耗


建筑室内包含对隐私的多种不同诠释,其中一些空间用于协同工作,另外一些则用于个体或独立工作


设计师利用咖啡厅天花板上数字0与1的设计向首部计算机科学教材致敬


thom mayne坐在建筑的开敞楼梯间处,楼梯平台十分宽敞,人们可以在此集会


“the bridge”的设计在精心策划的室外景观与建筑室内空间之间创造出毫不费力的流动感


开敞空间与分散的座椅布置保证自然光涌入室内


每座建筑都巧妙地利用了罗斯福岛远观曼哈顿与皇后区的无与伦比的美景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effy666
2017-09-15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2593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