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多读者评论艺术作品 TOP 10

 

今日热门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1 2014最多读者评论艺术作品TOP 10       人们对艺术这样评论:它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以多种方式使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艺术相联系。在过去的12个月里,设计邦为大家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地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们各式各样的创作作品,在供给大家欣赏的同时,我们也收到了来自读者们的大量评论。   我们坚信与读者保持开放的对话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很高兴在这里列出最受读者关注的十件作品。从一栋涂满涂鸦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到一张燃烧着的装有纸币的桌子,我们列出了2014年获评最多的 TOP 10 艺术作品。   Xavier Delory虚构破旧不堪的Savoye别墅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2 图片由Xavier Delory提供   设计师总是在不断思考如何设计出可以跨越时间的作品,既可以反映当代人的价值观又可以折射出未来的可能性。如此一来,所有建筑、产品或是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试图通过别出心裁的材料和前所未有的造型来塑造一个淳朴的形象,让人看不出任何落伍的迹象。视觉艺术家Xavier Delory针对这一观点有更多的看法,他问道“乌托邦或是由那些发生在20世纪初的社会运动向世人许下拥有更美好未来的承诺,如今都剩下了什么?”而后艺术家又引用了来自“Toward a New Architecture”中的话语详细回答道“每个年代都有属于那个年代的包袱,但是,无论如何,当一个人跌倒时我们不应该对他再加以拳脚,我们也不该掠夺智慧、成功以及人们聚集在灯光下举行盛大庆典的欢乐。”带着这样的心态,Delory出发开始了他所谓的“现代朝圣”之旅。   Qozop镜头里互换服装的老人与青年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3 图片由Qozop提供   社会的信仰和传统,往往可以通过人们的服饰和穿着来体现。艺术家 Qozop 通过一组照片《春—秋》来捕捉这一观点在亚洲文化中的具体体现,该系列照片并列展示了年轻人和他们长辈的服饰。虽然亚洲文化已经很大程度地西化了,但老一代的人们依旧常常穿着民族服装,而年轻人则更喜欢现代穿衣风格。该系列照片揭露了身份和年龄的问题,艺术家Qozop 将年轻人与他们长辈互换服装,将他们打扮成与对方一模一样的样子,连动作都是一样的。Qozop解释说道“年轻人们十分愿意拍摄这组照片,而长辈们就需要进行一下沟通,才能说服他们拍摄这组照片。但一旦长辈们完成拍摄,他们往往又都很好奇,十分想看到自己穿着儿子或这孙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有些甚至觉得穿着这套新衣服十分舒服,还开玩笑地说以后就天天都穿这套衣服好了!”   Amarist与Alejandro Monge对金钱价值的质问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4 图片由Amorist工作室提供   Amorist工作室和 Alejandro Monge 共同完成的作品《太多?》是现代艺术和设计融为一体的完美实例。该餐桌主体是一个立方体玻璃,里面装着被部分燃毁的纸币,在立方体上方还点着一团微弱的生物燃料火焰。制作过程中,每个错综复杂的细节都需要考虑到,因为临摹每张钞票都需要精心的粘合和上色。然而,据艺术家所说“制作过程中最复杂的部分是模仿纸币被火焰灼烧后的效果,而这个过程却不能使用真正的火焰去点燃纸币。”于是,便采用超逼真仿真技术,即用树脂来模仿燃烧后纸币变形硬化成灰的效果。这件家具旨在引发人们脑海中对金钱、时间以及人的价值的深刻思考。“金钱只是一张印有数字的纸,10、20、50美元、人民币或是欧元而已。这些数字是一个我们为了交换所需物而设定的。而数字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远不如给予一个人工作或是时间交易要来的有价值。”Monge这样说道。   Javier Requejo在西班牙安装黑色Palafitos棚屋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5 图片由Javier Requejo提供   作品《Palafitos》是由西班牙艺术家Javier Requejo打造的13间黑色小屋子,它们代表着西班牙目前的经济形势。小屋子摇摇欲坠地建在支架上,让人想起典型的智利建筑,19世纪的智利构建起了许多带有这种房屋的村庄。这些迷你小屋子被架在地面上方,冬季里连绵不断的雨水冲打着,这样高高架起的小屋可以避免受到洪水的冲刷。艺术家仅用黑色和单一的材料打造作品,意图唤起人们一种凄凉的感觉,一个国家由于近期发生的欧洲金融危机而陷入无望的恐惧中。   Miguel Chevalier在摩洛哥圣心大教堂铺设2014魔法地毯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6 图片由Miguel Chevalier提供   《魔法地毯2014》由法国艺术家Miguel Chevalier设计制作,是一件互动式的光呈现作品,作品被安装在位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圣心大教堂里的地板上。一层巨大的光显示屏幕沿着地面铺设开来,该作品展示了世界上的生物、微生物以及细胞自动体——即细胞的大量繁殖能力,这些事物的影像在屏幕中不同的地方出现和分散。它们迅速地聚集在一起,而后又迅速分裂变化形状。该作品是一个有机体宇宙与重叠像素数字化结构的相结合。   Suh Architects联手Kolon公司带领参观者领略千变万化的奇境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7 图片版权为Kisu Park所有   《四种环境》这一作品承载了Kolon 公司为建立其全球地位的愿景与Suh 建筑师对其工业产品范围的定位。构思灵感源自一次韩国公司工厂的参观,建筑师们被带领参观了纤维、薄膜、纺织品等材料。这次参观意义非凡,因为这使得建筑师们最终决定保持展品部件的原生态性。在经过两年的探索,纺粘性织物因其内部结构的高分子性被选作为展品的主要原材料,这是一种耐冷,耐压,适应各种气候条件的环保材料。   伦敦街头的巨大批图橡皮擦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8 图片由Street Eraser提供   Street Eraser博客背后的两位创意人将数字化世界与模拟相结合,将他们受到土砖启发的艺术安放到伦敦城的各个角落里。巨大的滑稽图案由灰白两色的方格组成,当人们在使用Photoshop橡皮擦功能时就会看到该图案。创作者用橡皮擦擦去交通标语上的涂鸦、邮箱外壳上的彩色或是广告牌的一部分,意图揭示一个存在于我们内心的隐匿世界。创作团队说数字工具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周围,“相对而言,我们更喜欢这些东西都被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遮盖住。”   高举抗议标语的蚂蚁群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09 图片由Daino提供   为了完成项目“我们为和平而来”,加利福尼亚艺术家 Daino 就近进入了一片临时区,即一处位于河边的房子,这座房子外有一个蚂蚁窝。相比于把这块地方变成自己的工作室,他却主动去接近它们,接近它们生存的环境,他没有把它们都清除掉,只是远远地观察它们,加入它们的活动和社交网络。蚂蚁们的地下城市也许是微小的,但那依旧组成了一个属于蚂蚁们的大世界,艺术家通过介入这个世界,也成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思维艺术创作让残疾人士恢复生机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10 图片由Jody Xiong提供   中国艺术家Jody Xiong和16位残疾人士展开合作,他们都是从社交媒体上招募来的,共同实现创作了“思维艺术”装置,该装置集艺术和技术于一身。这些参与者会选择一个Winsor & Newton颜料颜色,这些颜料都被放在了装有迷你引爆器的气球里,气球周围摆着大的画布板。   Fabrice Le Nezet的“弹性”装置将拉力的概念具体化   top-10-reader-submissions-2014-art-设计邦-11 图片由 Fabrice Le Nezet提供   在不断探索建筑、时尚和产品设计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的驱使下,伦敦艺术家  Fabrice Le Nezet 创作了名为“弹性”的作品。通过使用4块巨大而又抽象的金属装置,这件作品把拉力的概念具体化,让重量和拉伸的概念变得可以感知。这件作品位于天花板上一块矩形的空间内,绳索垂直于矩形的两条边排列。为了展示这种寻常的概念,有些绳索呈弯曲状支撑着棱柱体石块,让人感觉到了力量和运动。当它们落到地面的时候,阳光透过天窗照射在石块上面,这是人们精心设计的,使得这些装置更加惹眼。当人们环顾这件作品四周,会发现这些物料的真实属性与它们被感知的方式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了成为该文化网的一部分,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讨论中,并且也期待您的热情投稿。   如需阅读其它艺术、建筑、设计类文章,请点击这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editor
2014-12-20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3569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