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语者钟声 ——“钟声造物”中国当代漆艺作品展

 

今日热门
 



钟声造物”漆艺家钟声作品个展于2015年“北京设计周”期间在751艺术回廊下沉空间开幕。由宋涛先生策展,漆天手作设计艺廊与前方艺术空间联合主办此次展览。展览现场还原钟声工作室的原貌,呈现了艺术家最真实的创作状态,以此来对话到场的观众,让神秘的漆艺创作过程为观众所了解,以期让大家共同步入物、人、自然融为一体的创作氛围中。此次展览的作品包括了大漆葫芦器皿、瓷器修复、大漆再造物、漆艺术品四类作品,均是钟声近年耕耘漆艺的精品之作呈现。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时空﹒对话】

中国古代将以“漆”漆物称之为“髹”,对于“髹”字的解释一种表示用漆涂在器物上,髹漆即以漆涂刷于各种胎骨制成的器物上。另一种解释则为古代红黑色的漆。

髹漆的技艺于钟声来说,是他用以修复、建构直至再造、而对话古今的手段。作为传统艺术的研究者,钟声开拓出新形式、新方法,他发现将传统文化带回到国人身边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他以陶瓷修复作为切入点,对古陶瓷用生漆进行修复保护。通过对传统漆工艺文献的分析研究,在传统大漆工艺基础之上,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了新的生漆陶瓷残片修复方法,该方法在兼顾强度、美观 、实用性能的同时,亦以文物再造的方式强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这种新的修复方法,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当代艺术文化中,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让漆和瓷这两种同样厚重的工艺文化,融会贯通,重新构成完满的美学观。

当用手摩挲着钟声的香炉造物作品时,温的漆、润的瓷,而中间隔着的是时间的线,仿佛眼前是数百年前的一位制瓷的匠人,与今人用大漆的一场对话,亦是漆与瓷前世今生,穿越时空的对话,钟声先生便是这个与时间对话的漆语者。

【自然﹒造物】

钟声将对于物、人、自然三者关系的理解都倾注于他的创作中,葫芦髹饰器物便是他与自然对话的呈现。在人们眼中葫芦是文玩品,需要长时在手中“盘”,而这些葫芦在钟声老师手里,它是未来的艺术品。葫芦在老师的手里通过选材——切割物形——刮灰——裱布——刮灰——上漆等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完成最终的效果,由于步骤繁杂且需反复操作,需要多遍才能达到制作者的要求。葫芦器物的造型、使用功能,也是极考验艺术家在器物尺度上的把握,差之分毫,都会带来不同的观感与触感,再造物过程中的尺度控制在葫芦器造型过程中就得以很好的运用。小的器物5cm左右,大的30cm左右,不同的深度、造型对制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漆”在钟声的手中,也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是从漆树上流下来的自然的集萃,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是从自然到物延伸的载体。这样的自然给养,结合日复一日,髹漆技艺的专研,以及器物再造过程中传统尺度的研习,赋予钟声的作品“浑然天成”的意境,不论瓷器的修复、再造物,以及大漆葫芦器均是如此。

钟声对天然的葫芦进行再髹饰时,采用最古老传统的素髹工艺。作为宋代最流行的髹漆工艺,承载了中国艺术巅峰时期的宋人风骨和人文精神。宋代以素髹为主的“一色漆器”,技法质朴简约、不纹不饰、高雅古朴,与他表达的回归自然的朴素之美相契合。在葫芦的髹饰中,他不仅要把握器物造型,配色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番的尝试得以选用他自己研发的亚光黑色。配合葫芦本身为大地色,沉稳而回归自然本身,这正是利用天然的材质与传统工艺特质属性,将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创作。

【钟声其人】

“有时因为你热爱,你会为他倾其所有。”对于大漆,钟声便是这样。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前往韩国进行漆艺学习深造,多年之后回到北京。现担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系主任。在将近20多年的漆艺术研究中,他自己的生活都围绕漆进行,谈论最多的也是漆,“漆”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他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切全都因为他内心热爱这个古老的技艺。他是那个对漆充满着执着追求的爱“漆”之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漆艺语言的当今多种表现,拓展漆艺多领域的发展和无限可能性。

钟声希望通过他的视角,从收集陶瓷残片、研究传统漆工艺,带领我们感知传统,深入文化内涵,去发掘另外的一个未知的源头,而这个源头早在千年之前便已存在,但却在当今社会被忘却的源头。更希望让传统的工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更加贴近今天的审美、生活,从而使这种艺术创作的过程、传统的工艺延续下去,生长出繁茂的枝叶。通过钟声对于艺术的理解,从另外的角度展现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态度,以及当代人的思想。

【漆艺家:钟声】

图片5


2002-至今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系教授、系主任
社会职务 :
1995年世界漆文化会员
2003年北京朝阳青联委员
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常务理事
2013年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奖:
2001年《第二届国际青州工艺大展》特别赏
2005年《“艺术与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展》优秀奖
2006年《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金奖
2007年《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优秀奖
2007年《从河姆渡走来—第二届2007国际现代漆艺展》优秀奖
2007年《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9年《中、日(北京)“心语神工”艺术与手工艺学术交流展》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0年《从河姆渡走来—2010第三届国际漆艺展》铜奖

【策展人:宋涛】

图片6


自造社创办人
宋涛1969年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平面设计及绘画,并在1993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获造型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回到中国创办TAO画廊,为中国当代的优秀艺术家做了许多展览,并于1995年成立宋涛设计工作室。设计工作包括、家居设计、室内设计、展览设计以及服务等。2002年开办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自造社)代理和推广中国本土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产品。2007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创办SAY FINE ART 艺展机构,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再创造。2008年组织并发起了中国家居设计师品牌联盟。2009年创办O-GALLERY代理国内外一线设计师品牌,为中外设计师建立交流的平台。
设计作品大多用木材和金属及亚克力为材料,意在使世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仑美奂的造型艺术及其所具有的深厚生命力。


【漆天手作设计艺廊源来】

漆天手作”的“漆天”与七天谐音,上帝创造世界之初用了七天,七是最完全的数字,七是一周的始终,而大漆又是历经数千年不朽不败,用时间去积淀的艺术。漆天手作设计艺廊是以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漆器”作为主要项目,并将“漆”文化传播、“漆”工艺传承、“漆”生活方式集于一体,致力于将中国大漆,通过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使其重返现代生活中。这更是一个年轻的手作艺术推广交流创作的平台,这里汇聚中国当今最活跃的漆艺家和设计师,艺廊的愿景更是期待通过努力,联手更多的国内及国际的顶级手作艺术家及新锐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手作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在现代手作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共同诠释下,用现代设计的力量赋予传统手作不一样的新生命力,将“漆”元素以及更多的手作元素借由他们的创造,对话传统,延续记忆,使之融入今天及未来的生活。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漆天手作”就诞生于这样的契机之下,由前媒体人赵铭丹女士创立。她在寻找创业起点的过程中,保利拍卖上的一组大漆作品,激发“漆天手作”这个项目的诞生。我们去翻看数千年漆艺历史,其源头在中国,现今这项技艺在他乡蓬勃发展,但源头不能枯竭。漆天手作就以漆艺等中国传统手作为内核,注入中国的设计力量,使之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让大漆手作技艺在源头重新焕发生机。让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审美趣味为一体的手作设计品回归到现代生活中。
L.A.C目前,联手国内及国际的顶级手作艺术家及新锐设计师,将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作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并在现代漆艺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共同诠释下,将“漆”元素借由他们的创造,对话传统,延续记忆,使之融入今天及未来的生活。“Live with Art”和“Live with Craft”展示了设计师、匠人的跨界融合。
L.A.C选择与最优秀的漆艺家、设计师合作创造出不一样的漆器,我们也与最专业的艺廊、设计机构、艺术节与漆天手作并肩(自造社、北京国际设计周、乔十光漆画馆、保利拍卖、设计师发展联盟等)为古老的大漆手作注入新的生命力,“手作 乐活”。


Add: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创意产业园区西店村1131号903室
NO.1131 Room903 Tonghuihep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Email: laclacquer@vip.163.com
微信:漆天手作设计艺廊
Wechat ID: laclacquer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nolan
2015-09-24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3482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