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首页
专访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
日期:2017-03-22  阅读:7386
 



柳冠中教授是清华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曾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毛主席纪念堂灯具设计并主持工艺、技术实施。 其“节点”设计获西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轻工业部首届工业设计一等奖。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创立了“方式设计说”、“事理学”理论、“设计文化”学说、“共生美学”、 “设计学”、“系统设计思维方法”等理论,被世界先进国家该学科理论界承认及引用。并成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曾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名古屋年会邀请大会发言,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设计最高讲坛,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设计名人”之一。

演讲6

设计邦:您在1984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在您看来,设计和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柳冠中:设计教育在中国算是87年代末88年代初开始的,但是由于中国工业问题,所以设计教育开始基本上都在艺术学院和美术学院,从画画入手的。工科理科的起步,一部分是靠机械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从图学,制图开始,所以中国开始的教育还是从表面现象,这个现象到现在并没有根本解决,工业基本的还是以画画为基础,现在加上电脑制图,建模,渲染,这是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原因就是看外表。

中国原来没有工业,解放后引进的。说是引进工业但我们只是进行加工。头三十年,我们工业的口号就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没有工业体制所以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引进的工业一下就有了,但是根本问题没解决。56年引进苏联的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有车了,当时人民日报还有个社论,“零的突破”。而一旦引进就是规模特别大,当时一汽一年的产量等于全日本的卡车总产量。所以我们一下子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但是他是个加工形式,因为流水线技术、图纸、包括模具都是苏联的。苏联为什么要给我们呢,一是因为中苏友谊的政治关系,再是因为二战的拉炮的车一下子没用了。那么中苏友好,要给中国就给了。产量特别大,但他是个拉炮的车,中国原来没有汽车的概念,现在有拉炮的车,从56 、57年开始到86、 87年,生产30年,还是四吨半,还是那样的底盘那样的走局。按理说三十年汽车工业为什么改了半天也改了造型,也提高了产量,效率也提高了,但也只是那辆车,拉零件、拉粮食、拉棉花、拉人,根本就不需要设计, 因为设计外国已经完成了,只要加工。所以造成了中国工业一直徘徊,改革开放以后还是这个模式,引进其他的,我们看到的冰箱、洗衣机这些,都是会造了,但都是流水线买现成的。中国的市场又大,所以我们做这几十年,算是一个加工型制造大国。所以这个问题到现在并没有根本解决。

制造制造,顾名思义,什么是“制”,是规范标准制度,都是引进的;现在我们剩一个“造”,造属于劳动力农民工需要进场,农民工进场三五天就能够熟悉工作。三十多年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最大的成功点就是商业模式,而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中国企业最大的成功点就是商业模式,企业关注的都是经销、全国社保分销点、设置营销部、销售经理,所以每个企业都是管销售的老总工资最高,因为技术没有问题了加工也没有问题了。中国有的是便宜的劳动力,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引进的流水线都是成熟的,唯一担心的就是卖不出去东西,所以商业竞争特别残酷,讲价也好,假冒伪劣也好,做广告也好,包括现在做品牌就是去做作品,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外国人就是做外观的所以做设计的人做外观,工科学院做的也是外观,因为标准都是人家的,我们自己没有数据。

所以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也是30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无论是本科、专科、研究型大学,还是重点,还是职业学院都是一样的教材,在培养最底层第一线的设计师,而这些设计师基本上是搞造型的设计师。现在中国的问题就是,有第一线的设计师,有本科院校培养研究性学员,也有搞战略和管理的。这个是我最近这三五年开始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所以中国目前设计教育就是必须明白自己的定位,本科院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研究型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无论是工科的院校还是艺术的院校基本上还是学习画画,要不就是去学工艺。

说的创新,这些创新是一些空话。什么叫新,就是变花样,因为市场要的是这样,真正的新东西出不来。现在中国处于一个好的时机,国家提出转型,设计师也会跟着转型,但转型不是转产,真正的转型是一个产业链要建立起来,都是企业单打独斗,每一个都要靠品牌,可能吗?几十万上千万的品牌能够有那么多品牌吗?天上有那么多的星星的日子能够有一个月亮,运动冠军只有一个,而我们大家都想当冠军,可能吗?不可能!也就是不能建。所以中国应该做行业品牌,行业品牌有那么几个基础强的跟国际竞争,别自己跟自己竞争互相杀价、互相竞争。所以中国实际上这个转型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搞3D打印、搞机器人,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解决,这个教育体系也没有建成,制造体系也没有。但中国现在的国防工业可以说了不起,还有就是高铁,其他的东西基本上还是靠引进,引进消化并完成。

所以中国现在面临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仅在设计教育其他教育也有类似的问题。都这样就是没有达成体系,所以教育部十几年前把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本科变研究生。现在不是两件了吗?又开始服务职业学校了。因为你都是设计师没有人来干活,都是教授那么谁来干活?所以中国的教育也是,当老师必须是博士生,一个学校里面老师全都是博士那么谁来干活?教师没有了,助教没有了,车间操作工没有了,实验室操作工没了,现在连个什么书记就得硕士毕业。大家都去追求名利,实际东西体系没有了。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对系统的认知太不足了,中国过去的经验就是十年寒窗苦读,都想考状元但我考不上。都是一条独木桥谁都想当最高的,还没明白这个系统和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分工,所以工业设计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手工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做的事儿是个人做个人的,设计师做设计师的,管理做管理,工人做工人,工程师做工程师的。工业设计在中国,在我看来,工业有了,但是真正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所以也不等于是有机床、有流水线就是有工业,那只是有了工厂有了设备。在思想上面没有成立一个体系的东西。

设计邦:您觉得该如何实现跨界创新?

柳冠中:首先,企业需要学会沟通与合作,这样的跨界就有可能获得新东西。五年前,我曾在南海做过一份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这份问卷后来也在美国开展过,却得出了两个迥异的结果。在回答“最重视员工什么能力”一问时,90%美国企业老板回答的则是“沟通力”,而90%的南海企业老板则勾选“创新力”。现在国内有个风向,言必有“创新”。到底何谓“创新力”?我认为,要创新就得学会沟通,学会与产业链上下游别的企业合作。

沟通需要开放,只有开放才能看到差距,才知道要去学别人,要和别人合作。光是知道卖傻力气不行。所以说,跨界的另一层含义是要求企业家要学会沟通,要去交朋友,要去和别的企业家合作。这跨界不是往哪儿都要跨。比如说一个造瓶子的企业,如果非要和做高铁的合作,这肯定是天方夜谭。但它可以跟从事材料工业领域的企业合作,跟销售公司合作,摸到新的销路、摸到新的需求,就对路了。

所以,我们说的沟通、开放,是指要学会跟不同专业、业务领域的人合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清华大学的MBA课程一年的报名人数就有几十万,他们都是为学习而来的吗?并不全是,很多人是为找资源而来,为了寻找志同道合者而来。

设计邦:您觉得设计最根本的是为了解决什么呢?

柳冠中:是为了中国自己人的生活幸福、生活和谐而且不只表面的。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老百姓的观念大部分都给扭曲了。总是想着有房子车子票子,买买买,双十一买的东西有用吗?整个都被商业操纵了。我们的清华作业调研好像是从大前天开始的。双十一那个时候买的好像到现在还没拆包。今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到底该怎么干?这是个大问题。

说起红点我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纯粹是种文化侵略。学校也好、工作单位也好,可以说有几百个红点奖挣钱来了,中国拱手就把这个给他了。而且他现在搞什么中国好设计,你凭什么一个德国在中国搞设计?由他来定标准?由他来评我们的政府?一年给几百万欧元提供他空间,而且他的过程当中不允许中国人进来当评委的,只允许他来点名中国的一两个人来当评委,全都是外国人来评。去年来请我,我拒绝了,我不参加,你凭什么叫中国好设计?你说你搞得个好手机,试机号设计我都没有意见。你凭什么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好设计?你凭什么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来搞中国好设计?我说我坚决不参加那个,广电局的人就叫我跟红点奖的主办方对话。我说“可以,但是对话的背景当中不准出现任何有关红点奖的文字,就是纯粹平等的对话。”

中国人自己见了老外,膝盖就软了。一说红点奖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红点奖在德国人眼中已经下降了。他现在已经是一种商业,而不是设计了。也还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都说用了他的标准。我在中国也参加过好几次评审,我们也有老外评审员,就在评高铁的时候,几个老外根本就不稀罕,认为高铁就是一个平面设计,就是一个时代的设计。根本不是!高铁对我们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不是一个表面涂色的问题,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要的发展跟他们纯专业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们把一个红酒瓶子带围巾,讲一个红酒瓶子上面放一个像领带一样的东西,这个领带可以测红酒的温度。在中国,如果把红酒瓶子评为金奖,请问你在鼓励什么?中国稀缺的是那个么?当时几个老外跟中国人议评结果,中国人就没有主见的,一直在说是是是。是什么是啊?高铁对于我们中国是什么样的?就这一点,我觉得咱们设计界也不清楚。中国设计叫什么中国设计?要走哪条路?你靠一个外国人来给我们指点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的设计界到底以为中国设计需要什么?他并不清楚!所以站在中国老百姓的角度你说,中国梦就想到了中国人的发财梦?不是啊!每个人都要发才可以吗?每家人都要开豪华车,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不可能!可大家想的就是这个!你的设计就是这个添油加醋的涂脂抹粉的!

所以设计完全被商业被科技绑架了,设计自己没有了,而这些问题我认为设计界现在并不十分清楚,我并不反对澳大利亚的IOD国际设计大会的引进,但他们讲的东西基本上还是就产品讲产品,而中国这条路永远都是在后面,中国必须走另外一条路,是跟进还是跟着老外走,离不开老外?

 

设计邦 - vicky2016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关于  |  触屏版  
24/03/28 23:2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