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IVING都市小屋北京站 灵感源自胡同

 

今日热门
 



MINI LIVING近日推出了urban cabin (都市小屋)概念的第四个方案,
方案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胡同,将胡同的形态法则现代化处理,从而对都市生活改良后的全新概念进行深入探索。延续此前分别在伦敦、纽约以及洛杉矶站的方案,最新设计进一步深入挖掘了在最小空间中满足最高居住品质的理念。

从2018年9月21日到11月6日,第四座MINI LIVING 都市小屋将在北京“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现场展出。




占地面积仅为15平方米的MINI LIVING都市小屋最初版建立于2017年,目的是寻求世界城市面临的空间短缺等问题的创意解决方案。项目利用“空间创意应用”的原则对设计师提出挑战,要求他们设计出灵活性极高的临时居住空间。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项目在全球各地巡回,每个版本的都市小屋都会突出展示特定地区的特征与文化。




作为最新一期都市小屋的灵感来源,北京胡同的建筑与社交特征对小屋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同是中国城市中常见的模式,由包含庭院建筑和小巷的住宅组成。同样地,此次方案的核心主题主要探索了如何在创造全新社群感的同时在最小空间中创造最高的生活品质。对北京传统胡同的重新诠释力求激发与展会参观者的对话,鼓励设计者提出针对中国乃至全球各地都市未来的全新创意解决方案。




小屋整体采用了清爽又引人注目的白色,主体为半球形态,各部分可以朝向侧边滑动从而让建筑面向整个环境开放。相比之下,屋顶部分形态则全然不同。整体形态朝向天空方向挤压,为上方自然光创造通路,光线再通过漆成亮金色的室内涌入下方房间之中。MINI LIVING 设计团队利用三个形式要素,在住宅的一侧创造出起居与就寝空间,另一侧则设置了厨房与卫生间。两个部分外观都简洁有力,折叠床与折叠桌等极具独创性的设计更为空间增添了趣味与灵活的元素。




遵循都市小屋项目的传统,小屋的第三部分仍然是由当地建筑师、PENDA槃达建筑联合创始人孙大勇创造的实验性空间,孙大勇分享了他对胡同主题现代化处理的专业手法,在设计中创造出大面积开放空间。这个形似庭院的区域可通过各种各样的通道和空旷地进入,形成偶遇空间,同时也可以提供私密瞬间。




在第三部分空间的中心,一个秋千为整个社交空间增添了一丝趣味气息。参观者可以坐在秋千上,在放松的同时进行社交活动。除此之外,公共休息室中还分散设置了储物与就坐设施,整体布局方式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七巧板形态。设计者还在天花板、墙壁以及走廊处设置了多处金色镜面,使这个互动空间成为了小型住宅如何反映环境、人们以及偶遇行为的有力证明。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文章用设计邦客二维码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 effy666
2018-10-06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于设计邦
浏览次数:5579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上传要求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手机版